近日,據顯示,制造業不良貸款率高達 6.5%,與上年底相比,暴漲七成。在銀行整體不良率下降的背景下,制造業不良貸款率卻創下歷史新高,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國內制造業當下的困難處境。

制造業等不良率上升主要是部分民營中小企業、低端制造業等客戶經營困難,融資能力下降,出現資金鏈緊張、斷裂、無力還款等情況所致。
其實,不只是平安銀行,已公布今年上半年度業績的A股上市銀行—南京銀行,其制造業不良率也在上漲。據財報,截至今年6月底,南京銀行的制造業不良率為 2.45%,而在上年同期,這一數字為1.97%。僅一年時間,其制造業不良率漲幅就達到了 24.36% 。
停產,限產,關停,查封,原料價格上漲,工人失業......對于制造企業來說,在這個酷熱的夏天比冬天更寒冷。可以說,2018年,并不是制造企業賺錢的年代,即便是很多工業大廠也可能一夜之間倒閉。中國制造業正經歷著高溫、高價和嚴管控的煎熬!
困境一:環保督查
近日,江蘇鎮江市環保局公開了一批環境行政處罰信息!某磨具公司因環保問題被罰60萬元!

據鎮江市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鎮環罰字[ 2018]14號資料顯示,2018年4月19日,環境保護局執法人員在某磨具公司現場檢查發現,該磨具公司的金剛石鋸條生產項目正在生產,該建設項目未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,其配套建設的水等環境保護設施未經驗收。根據國務院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,環境保護局對該公司作出罰款60萬元的行政處罰。
此外,燕磯鎮近期也開展一系列環保督查活動,已經關停12家污染企業,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。截至目前,已關停花馬湖鴨畈港50米內的5家養殖場,長江沿線5家造船廠、1家金剛石刀具廠和1家石材廠,并對遺留的廢渣進行清理。下一步,將對燕磯鎮周邊的金剛石刀具廠進行清理整治。
環保風暴致使大批中小制造企業關停、限產、整改,工業園也難以幸免被集體關停整改。
8月8日,山東省政府印發《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—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三期行動計劃(2018—2020年)》。近日,浙江省也發布了《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》,文件明確要求浙江全省禁止新增化工園區,并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。

砂布絲輪,花碟葉輪,煅燒剛玉千葉輪,棕剛玉千葉輪,帶柄頁輪,鋯剛玉千葉輪
日前,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-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》征求意見稿發布,意見稿明確,要求各地在9月底前明確具體完成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錯峰生產方案制定工作,要將錯峰生產方案細化到企業生產線、工序和設備,企業錯峰生產的基準產能以2018年9月產能計。
其實,環保風暴從5月份就開始了,連云港工業園事件接連升級,數家工廠停產,吉華、吳中分別收到近百萬罰單;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持續對化工、鋼鐵廠進行排查,關停、限產的通知一封接一封,行業迎來巨震。
6月,南通市環保局發布市區非國控企業2017年度環境信用評級結果,黑色企業32家單位,其中黑色信用評級印染企業11家,加收污水處理費每噸1元,電費每度0.1元;環境執法監管方面,分別增加1倍、2倍監察監測頻次。
京津冀及周邊:無法升級改造達標排放的企業9月底前全關停,將斷電、斷水、清場地。
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通報,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開展三個月以來,強化督查組已經檢查超過3.2萬家企業,其中超過2萬家企業存在環境違法問題,占比達到64%以上,尤其是“散亂污”企業問題,治污設施不完善等違法問題數量突出。“到6月底,各地核查上報的‘散亂污’企業達到了17.6萬家,9月底,要求不能進行升級改造的企業一律要進行取締關閉。 ”
田為勇介紹說,環保部執行非常嚴格的銷賬制度,以“散亂污”企業整治為例,對要關停的企業必須實現“兩斷三清”,即斷水、斷電、清原料、清設備、清場地。環保重壓下,工廠停產,工人失業,制造業部分企業確實苦不堪言。
困境二:原材料價格暴漲
環保風暴進行的同時,貿易戰不斷加碼,中美雙方劍拔弩張,國際市場氛圍緊張,多種工業原料價格的暴漲。

砂布絲輪,花碟葉輪,煅燒剛玉千葉輪,棕剛玉千葉輪,帶柄頁輪,鋯剛玉千葉輪
早在7月份,國內工業品市場整體上就呈現出價格堅挺、蓄勢待發的格局。剛進入8月上旬,蠢蠢欲動的各類工業品就集體發力強勢拉漲,紛紛創出年內新高甚至近5年的新高。
在磨料磨具行業中,鋁礬土、氧化鋁價格一路走高。此外,疊加今年環保治理的力度不減,可能導致環氧樹脂短期內市場供應不足,進而帶動環氧樹脂價格的大幅上漲。
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,購買同樣的原材料,化企需要付出更多資金,一直以來,部分中小工廠靠銀行借貸維持生存,公司里的流動資金不足,資金困難或將成為導致企業倒閉潮的關鍵因素。
加上國外反傾銷、出口受堵等等因素,未來中小制造企業滯銷的可能性非常大!下半年,訂單數量下降已成定局,企業倒閉潮很有可能出現在不久的將來。
今年是制造業頗為艱難的一年,熬得住出眾,熬不住興許就要提前出局!
困境三:稅費負擔
眾所周知,受到中美貿易戰及多方面宏觀經濟因素影響,我國制造業的數據表現并不容樂觀。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同比增速近年來呈現出下降的趨勢,今年1-7月份,全國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355798億元,同比增長5.5%,而去年同一時期,這個增速是8.3%。
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更是降低了近7%,統計局官網上公布的數據:2017年上半年是36337.5億元,2018年上半年是33882.1億元。
但另一方面有一組數字卻在大幅上升。

很快,社保也將發生一個大變化: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。根據中辦、國辦印發的《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》,從2019年1月1日起,將基本養老保險費、基本醫療保險費、失業保險費、工傷保險費、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。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表示,據其粗略測算,這一政策至少將增加企業30%成本。
總體來說,雖然國家在千方百計研究降低企業稅費。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,已有33次議題涉及“減稅降費”。并且過去五年通過實施營改增累計減稅2.1萬億元。為進一步支持制造業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發展,持續為市場主體減負,會議決定,從2018年5月1日起,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%降至16%,將交通運輸、建筑、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%降至10%。但是,企業整體稅費負擔仍然偏重。

砂布絲輪,花碟葉輪,煅燒剛玉千葉輪,棕剛玉千葉輪,帶柄頁輪,鋯剛玉千葉輪
困境四:中美貿易戰
始于今年3月的中美貿易戰還在持續中,從中美雙方在不同時間節點公布的加征或擬加征關稅清單可以看出,美國方面7月6日已實施和8月23日將實施加征關稅的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商品112項,約占行業稅號的68%;擬新增加征關稅的49項(征求意見中),約占行業稅號的30%。上述總計約占行業稅號的98%,可以說,美國對中國加征或擬加征關稅的機床工具商品,幾乎覆蓋了全部中國出口美國的機床工具商品類別,超硬材料及制品被涵蓋其中。而中國方面,在7月6日美國實施加征關稅時,中國對美加征關稅的商品中不含機床工具行業商品。中方于8月3日公布的擬加征關稅商品中,將視情況對135項美國機床工具行業商品加征不同級別的關稅,占行業全部稅號的81%。
2018年7月10日美國擬對中國加征關稅的超硬材料及制品商品清單

在貿易戰背景下,國內制造企業的困難處境可能會持續加劇。

更值得關注的是,隨著中國勞動力、土地等成本的上升,中國制造業已出現外流跡象。華泰證券研報稱,隨著東南亞等新興經濟體在低廉制造成本對中國形成壓力,部分中、低端制造業開始向印度、東盟等新興經濟體轉移。而制造業一旦外流則極難回流。
盡管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制造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,但同時也必須看到不足。我國從制造業增加值率、勞動生產率、創新能力、擁有的核心技術、關鍵零部件生產、高端產業占比、產品質量和著名品牌等各方面衡量,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、發展質量不夠高的問題十分突出,建設制造強國和發展先進制造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
中國制造業的興衰,不僅影響著數以千萬計的就業人口,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運走勢。在多方困境下,中國制造業又該如何自救并成功突圍呢?